12月5日,2024航运安全与保险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本次大会聚焦“提高航运保险服务能力促进现代航运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旨进一步加强海事、金融、救助、打捞、海事法院、船检机构、航运公司、科研院校等跨部门交流合作,共建海上大安全、大应急工作格局。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海事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承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方面,首次提出“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航运保险凭借复杂的风险管理、专业的技术要求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是全球保险市场中高端和关键的领域,为船舶、货物及相关利益方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机制,有效降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因素导致的损失,进一步促进航运市场稳定发展,为我国航运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据统计,2023年全球航运保险市场价值约为303.5亿美元,受到全球贸易扩张、地缘政治、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2024年或将达到323.4亿美元。近年来,我国航运保险市场保费收入不断增长,但仍处于基数较小、占比有限的发展状况。因此,提升航运保险服务能力,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必经之路、必要举措和发展机遇。
2023年12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强化航运保险服务保障作为主要任务之一。
为进一步细化要求,2024年2月,青岛自贸片区管委出台《支持航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提出加速拓展航运保险市场。鼓励保险机构拓展航运保险业务范畴,创新提供新能源船舶险、船供油防污染险、船舶建造险、船员险等产品,强化航运保险服务保障;对航运企业通过区内保险机构投保航运保险,按照实际保费支出予以专项奖励。同年10月30日,山东海事局与山东、青岛金融监管局充分沟通,共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提升海上交通安全治理和金融保险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水平,促进现代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上,一系列政策举措和签约不仅为发展航运保险提供了指引,也将为市场拓展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会上,山东海事局将与北海救助局、烟台打捞局、青岛市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四方“海上安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该机制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有效整合应急资源,加强海上险情应急保障联动,进一步增强险情应急处置能力,共建海上大应急、大安全格局。
会上,山东海事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海上风险预控和事故应急处置、船舶保险理赔、航运保险业务拓展和新产品研发、队伍建设、党建文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充分发挥保险在海上风险防控和防损减灾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共同建设中国人保海洋保险中心。
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上海海事大学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正式揭牌。
据悉,该基地为校企双方搭建起一个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合作平台,也是上海海事大学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强强联合的阶段性成果。面向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人才、资源、平台优势,依托该基地推进校企人才双向交流、协同育人、共建专业,发挥海洋教育、科研人才优势,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此外,会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全球航运业形势和热点问题探讨”“保险业服务航运安全发展的实践和思考”主旨演讲,山东海事局、青岛海事法院、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的专家分别作了“预防船舶机电设备故障”“海事海商典型案例分析”“新造船市场及船舶绿色技术应用总结与展望”分享,青岛洲际、韦立等航运公司的专家分享了船舶安全管理经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宣讲了最新航运保险政策。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海事、金融监管、自贸区管委、交通运输、救助、打捞、海事法院、船检机构、航运保险、航运公司、科研院校等90余家行业相关单位、部门的100名余代表参会。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云开网站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