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货船“伊鹏3号”于波罗的海航行期间,遭到瑞典、芬兰、德国以及丹麦这四个国家无端地指控破坏海底电缆。随后,这些国家出动军舰对“伊鹏3号”进行围堵,并且妄图强行登船展开调查,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联想起多年前的“银河号”事件。不过,此次事件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在面对无理的盘查时,中方即刻作出强硬回应,明确指出任何人若未得到许可都不得登船。待中方代表抵达之后,中方主导了整个调查进程,最终“伊鹏3号”得以顺利复航。
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纳加德对中方未允许瑞典首席检察官登船调查一事表达不满。在此,瑞典方面必须明确,国际海域并非某个国家能够肆意行事之处。依照国际法准则,在公海上进行登船临检必须严格遵循规定操作。瑞典已派遣调查人员随中方登船,如此一来,理论上调查取证的合法性业已得到认可,并且“伊鹏3”号也已经驶离相关水域。而瑞典在此时突然提出要增加检察官,这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给人一种居心叵测之感。
伊鹏3号货船通航的海域距离我国太过遥远,我国军事影响力难以覆盖波罗的海地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事件确实会令人愤怒。几十年前的银河号事件时,美国说什么我们就得做什么,而如今的局势已大不相同。当瑞典向中国提出各种不合常理的要求时,中国已经具备说“不”的能力,甚至还能够反向施压,从而使伊鹏3号轮船得以重新通航。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军事实力的不断发展,类似银河号事件那样的恶劣情况必定不会再次发生。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说到底,这不过是一个小事件。显然有人企图将责任“甩锅”给中国,不过好在所有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中国的这一系列态度将会改变整个局势,让全世界目睹中国的实力与能力。同时也能够看到,他们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强行对中国货轮进行检查了。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国的科研人员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正是他们让中国日益强大,是他们给予我们更多的自信与底气,是他们使我们有了勇于与其他国家抗衡的决心。
日前,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与瑞中贸易委员会主席佩尔松等董事会成员会面,双方就中瑞经贸关系的发展展开交流。崔爱民大使对瑞中贸易委员会长久以来为中瑞经贸关系稳定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表达赞赏。表示中国正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中瑞两国产业优势互补,在多个领域特别是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合作潜力巨大。期待双方共同努力,打造合作新亮点,造福两国人民。
瑞典和中国的经济关系呈现深度融合且日益复杂的特点。在亚洲,中国是瑞典最大的贸易伙伴,过去数年里,两国的经贸关系得到显著增强。当前,大约有1万家瑞典公司与中国开展贸易活动,超过600家瑞典公司或者隶属于瑞典的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这充分表明中国在瑞典对外贸易中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瑞典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以工业和工程产品为主,其在瑞典对华出口中占比将近一半,同时瑞典也向中国出口大量的医疗和医药产品。中国出口至瑞典的产品同样主要集中在工程领域,而服装也是一个重要的品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云开网站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