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视察看似寻常,但在他与船员的谈话中,一个新的信号浮出水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处置”似乎有了新的想法。
从2014年克里米亚问题,到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克里姆林宫始终在强调“维护俄罗斯的核心利益”。
然而,面对乌克兰的抵抗与西方的持续支持,战场僵持不下,俄方似乎正在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这次讲话中,普京特别提到了一种“外部管理”模式,并列举了1999年的东帝汶、前南斯拉夫部分地区,以及新几内亚的案例。
他表示:“原则上,在联合国的主持下,我们可以与美国,甚至欧洲国家,当然还有我们的合作伙伴们讨论在乌克兰进行‘临时管理’的可能性。”
首先,俄罗斯希望在“临时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确保乌克兰的政权更替符合俄方利益。
其次,避免乌克兰完全倒向西方,如果俄罗斯能够控制临时管理机构,就能影响未来选举的结果。
最后,针对西方提出的维和部队方案,尤其是英法近期提议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这无疑让俄罗斯倍感压力。
这种策略可谓“退一步,进两步”,看似在接受国际框架,实则是在为未来布局。
相比过去更多强调中国和印度,普京此次格外强调朝鲜,这无疑引发了外界关注。
早在2024年6月,俄朝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其中第四条明确规定:如果一国因武装入侵而进入战争状态,另一国应立即提供军事和其他援助。
从现实来看,朝鲜的直接军事介入可能性不大,但朝俄合作的加深意味朝鲜可能加大向俄罗斯提供军事物资或后勤支持的力度。
作为利益交换,俄罗斯可能会在军事技术上向朝鲜提供帮助,加强其导弹或防空系统建设。
在国际上,朝鲜的立场可能会更加倾向俄罗斯,在联合国等平台上支持俄方立场。
普京此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拉近朝鲜,向西方释放信号:俄罗斯并不孤单,还有国家愿意与其合作。
近期,西方国家持续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进行磋商,英法更是开始探讨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可能性。
要知道,俄罗斯的“临时管理”方案如果成形,无疑会与西方的战略发生正面冲突。
但是,乌克兰政府及民众是否接受?毕竟泽连斯基政府早已明确表示,任何外部干预都将被视为侵略行为。
而且,如果没有广泛的国际支持,俄罗斯很难真正推动这一模式落地,所以联合国的态度也非常重要。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俄乌冲突短期内仍然难以结束,真正的解决方案仍然有待博弈。战局是否会因这一提议发生重大变化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从大局来看,俄罗斯的策略仍然是希望通过政治手段改变战局,而非单纯依靠军事行动。
从“全面掌控”到“临时管理”,这可能是克里姆林宫的一个新尝试,既能对冲西方的压力,又能在国际框架下寻找突破口。
同时,俄朝关系的强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朝鲜是否会在俄乌局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仍有待观察。Kaiyun平台 官方入口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云开网站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